
从2022年至今,中国已经累计减持了3096亿美元的美债。如今,美国政府再次陷入“关门危机”,特朗普虽然嘴上说这种情况对美国有好处,但就在此时,他却亲自发声,要求与中国进行“好好谈谈”。美国财长也吹风说国客信配,中美之间即将展开新的贸易谈判,并称将取得“相当大的突破”。然而,中国方面的回应却耐人寻味,专家认为,中国的“王牌”策略已经奏效。
美国政府停摆的背后
由于美国两党在临时拨款法案上的激烈分歧,美国政府在7年后再次面临停摆。这种情况其实并不稀奇,每到财政年度末,美国国会经常陷入预算争论,导致预算法案无法顺利通过。结果,政府部门陷入资金困境,公务员被迫无薪休假,国家公园和其他公共设施关闭,多个公共服务也因此中断。
展开剩余79%这背后并非美国财政资源枯竭,而是政治派别间的利益博弈导致的。各方都不愿作出妥协,最终受影响的却是普通民众。美国政府的资金来源主要依赖发行国债,虽然存在债务上限,但这次停摆并非因为债务上限问题,而是因为美国政治环境高度极化,达成政治妥协变得愈加困难。
在财政问题上国客信配,一方主张严格控制政府开支,另一方则坚决反对做出任何实质性让步。这种对立局面使得政府停摆逐渐成为常态,进一步暴露出美国深层次的财政问题。
具体来看,财政部的资金即将耗尽,而国会未能就预算案达成一致,批准的进程严重滞后。同时,市场对美国国债的承接意愿也逐渐下降。过去,美联储曾在没有买家时接盘美债,通过印钞解决资金问题,但近几年,美联储已经减持了1.6万亿美元的美债,目的是控制通胀。如今,由于美国通胀反弹,甚至在降息阶段,美联储也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如果再继续通过印钞购买美债,可能会进一步加剧通胀压力。美国财政因此陷入了困境。
中国减持美债的“王牌”策略
中国的减持策略明显对美国财政状况产生了影响。具体而言,2022年、2023年和2024年,中国分别净减持了1732亿美元、508亿美元和573亿美元。到2025年年初,中国又减持了283亿美元,总计减持美债3096亿美元。如今,中国的美债持仓量已降至7307亿美元,创下2009年以来的新低。
有人或许会问,减持美债是否达到了中国预期的效果?其实,中国减持美债并非一时的心血来潮,也不是为了制造话题,而是基于长远战略的深思熟虑。过去,中国大量购买美债,主要是看中美元资产的稳定性以及美国经济的增长潜力。但如今,全球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
美国财政的可持续性面临巨大挑战,通胀率波动频繁,货币政策缺乏清晰方向,联邦政府债务上限问题也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导致政策的不确定性加剧。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国债作为传统的避险资产,其信用基础已显著削弱,投资者对美债的安全性产生了疑虑。
另外,中美关系的紧张也加剧了这一局面。尽管特朗普和美国政府一再喊话,表面上保持良好的关系,但实际上他们一直在采取各种措施针对中国。而特朗普此次再次表态,希望与中国“好好谈谈”,这背后反映出他已经深刻认识到,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远超以往。
中国的战略性优势
如今的中国不仅拥有强大的稀土资源、美国所依赖的大豆出口,还在全球金融、产业体系和消费市场等多个维度形成了战略协同。特朗普和美国政府开始意识到,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出口市场,还是全球经济中的关键战略玩家。特朗普的言论也表明,他知道不能再单方面施压中国,否则可能会带来不可预料的后果。
正如金灿荣教授所言,中国如今所掌握的战略资源已经远不止单一维度的优势,更多的是在产业、资源、金融以及消费市场等领域的多维度协同。这些力量构成了中国在全球博弈中不可忽视的复合型优势,进一步强化了中国在中美博弈中的战略地位。
因此,特朗普此时再次发出与中国“好好谈谈”的呼声,意味着他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中国的强大以及其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角色,无法再像以前那样单方面施压。
总结来看,中国通过战略性地减持美债,已经对美国的财政状况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并且在全球经济格局中赢得了更多的话语权。这不仅仅是一种金融工具的运用,更是中国在全球博弈中的一张王牌。
发布于:天津市炒股配资平台电话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